2021年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年”,省部共建职教高地、“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各地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
报告显示,2021年,在教学资源和生源存量相对紧张的背景下,教育部统筹协调,各地积极作为,高质量超额完成“3年扩招300万”的目标任务。与2020年相比,2021年15个省份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有所提升,16个省份有所下降,4个省份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未达到12000元,各地仍需进一步加强省级统筹,加大政策供给,健全稳定的生均财政拨款投入机制和多元资金筹措机制,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发展需求相适应。2021年,教育部完成197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年度绩效数据采集工作,各地组织“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完成年度建设绩效自评工作。通过“双高计划”的引领带动,全国27个省份相继启动实施了省级“双高计划”,覆盖322所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98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全面施工,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承接任务项目1793个,承担单位覆盖全国1337所高职院校,接近全部院校数的90%。
报告显示,中职教育改革发展整体稳中有进。国家大力提升中职办学质量,优化布局结构,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各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如广东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统筹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12770万元、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4405万元,用于粤东和粤西北地区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在各地努力下,全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较上年有新进展,但区域间差异较大。从全国看,各单项指标达标程度不一,“生均仪器设备值”指标达标情况相对较好,全国达标学校总数占比87.3%;“校园占地面积”指标达标的学校数占比71.6%;“校舍建筑面积”“专任教师数”指标达标的学校数占比在65%左右;“全日制在校生”指标达标的学校数占比只有55.4%。全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与“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23年中职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还需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