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校 顶尖教育资源
会员登陆 账号 密码 会员注册|忘记密码

让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

来源:wx点击:55次发布时间:2023-05-25 13:52:02

坚持以需求导向办学,市场缺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这是让职教毕业生能够凭借一技之长成为用人单位“香饽饽”的直接原因。

天津职业大学正是抢抓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双主体就业育人等模式与机制,让走出校园的毕业生“适销对路”。

近年来,天津职业大学通过充分挖掘职业教育优势,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创建基于1+X证书的职教集团、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探索订单培养、学徒制应用与学生就业相结合,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扎实有力的特色方案。

该校在其特色专业“智慧健康养老与服务”建设中探索了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孵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开拓了更多学生就业岗位,打通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天津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夏静波表示,该校养老专业教师团队在学生实习期间定期掌握学生动态、进行线上答疑与科学指导,并根据实际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培养不同类型的养老专业服务人才。

目前,天津市大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康宁津园已经接收天津职业大学养老专业毕业生110名,同时,还有15名在校生跟岗实习生、18名顶岗实习生,顶岗实习的学生通过考核可留在公司就业。

除了订单培养与学徒制培训等模式外,职业院校还从专业建设等角度发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

5年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新型就业育人模式,打造了一批重点专业群,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探索中,该校以按需施教的办学思路,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加快优化专业结构,及时淘汰就业率低、社会需求不高的专业。如今,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尚未走出校门就被企业提前“预定”。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教集团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接产业链和产业需求,做强专业群。“正因为我们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才增强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能力,从而为就业工作固本强基。”张炳烛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