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校 顶尖教育资源
会员登陆 账号 密码 会员注册|忘记密码

培养专业的孤独症教育人才

来源:wx点击:48次发布时间:2023-05-25 13:44:06

按照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此次新增的本科专业还包括地球系统科学、生物统计学、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医工学等。在教育学门类中,孤独症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被正式列入本科新专业,这一消息公布后引发广泛关注。

有统计表明,我国现有近1000万孤独症家庭,其中0-14岁的孤独症儿童超过200万。“可以说,按照传统特殊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了。”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贺荟中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的统计报告,每36个儿童中就有1人患孤独症。由于孤独症多于幼年发病,会持续整个生命过程且高度致残,正给社会带来很大挑战。但现有实践也表明,有效的早期教育干预不仅可以改变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与社会交往能力,还可以使孤独症终生照料费用降低2/3,提高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贺荟中坦言,相对于巨大的社会需求,目前专业人才短缺,这也导致孤独症早期干预的费用昂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城市自闭症家庭康复费用平均每年30万-40万元,也有高达70万-80万元,已成为自闭症家庭因残致困、因残致贫的重要原因。“若要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量专业的孤独症教育人才,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做好专业规划、系统性地加以培养。”

不只特殊教育人才紧缺,为满足社会现实需求,法学、工学、理学等多个门类,在此次的新专业中都冒出了新面孔。比如,法学类新增国际法、工学类新增医工学、理学类新增生物统计学。

以国际法为例,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磊介绍,当前,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国际法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此次教育部将国际法列为21个本科新专业之一,对于完善和加快国际法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科交叉催生更多原始创新

在21个新专业中,覆及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等未来最有前景的方向,均体现出学科交叉的鲜明特性。

“单一学科无法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越来越需要多学科协同、一起攻关。”上海理工大学健康医学院副院长崔海坡以新开设的医工学为例谈到,除了让工科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该专业将侧重于培养具备工程背景的未来医生。“瞄准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制,及时跟上技术发展趋势,设置相关专业确有必要。创新的源头从医学发出、医工结合以医为主,相信这样的学科交叉将催生更多原始创新。”

他同时表示,医工交叉不仅是科学前沿的生长点,也是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的发力点。在医疗器械的研发和改良过程中,从0到1的原始创新往往来自于临床,但遗憾的是,具备工程学背景的医生比较稀缺。“从手术器械到大型医疗设备,不少顶尖医生都有很好的想法,但由于对设计和制造流程不太了解,很多好点子难以转化为好产品。”

张磊也表示,新文科正在加快推动部分传统文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当前,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也应与时俱进,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以及贴近前沿的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使之具备成为涉外法律工作骨干力量的素养和眼界。